【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肠管扩张、蠕动障碍甚至坏死。根据病因和病理特点,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了解其症状与治疗方法对于及时诊断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症状
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包括:
症状名称 | 具体表现 |
腹痛 | 阵发性绞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疼痛剧烈且反复发作 |
呕吐 | 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可能为胆汁或粪样物 |
腹胀 | 腹部明显膨胀,尤其是梗阻部位以上 |
排便排气停止 | 完全性梗阻时,患者数日内无排便和排气 |
肠鸣音变化 | 初期肠鸣音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 |
全身症状 | 严重时可出现脱水、发热、休克等全身反应 |
二、治疗方法
肠梗阻的治疗需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断,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治疗类型 | 适用情况 | 主要措施 |
保守治疗 | 不完全性梗阻、早期轻度病例 | 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止痛药物、密切观察 |
手术治疗 | 完全性梗阻、保守治疗无效或有并发症 | 肠切除、肠吻合、粘连松解、肠造口术等 |
对症支持 | 所有患者均需进行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监测生命体征 |
三、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持续性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尽快就诊。
- 避免自行用药:尤其在未明确诊断前,不建议随意使用止痛药或泻药。
- 饮食调整: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
综上所述,肠梗阻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早期识别症状并采取正确治疗手段,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诊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