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是什么】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特点是能够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这种肿瘤通常为良性,但也有少数可能为恶性。
一、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中的一种肿瘤,常因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而导致高血压、心悸、出汗等症状。多数为良性,但部分具有恶性潜能。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需充分准备以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其他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分泌大量儿茶酚胺。 |
发病部位 | 主要位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发生在交感神经节或副神经节(如腹主动脉旁、盆腔等)。 |
病因 | 病因尚不明确,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或2型)。 |
常见症状 | 高血压(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悸、出汗、头痛、体重减轻、焦虑等。 |
诊断方法 | 血液或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影像学检查(CT、MRI、MIBG显像等)。 |
治疗方式 | 手术切除为主,术前需使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必要时联合β受体阻滞剂。 |
预后情况 | 多数为良性,术后恢复良好;若为恶性或转移,预后较差。 |
注意事项 | 术前需充分评估和准备,避免术中发生高血压危象或心脏骤停。 |
三、结语
嗜铬细胞瘤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因其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