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灰疫苗打几针】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一种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可能导致瘫痪甚至死亡。为了有效预防脊灰,我国实施了常规免疫接种计划,其中脊灰疫苗是重点接种项目之一。那么,脊灰疫苗到底要打几针?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说明。
一、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1. 基础免疫(0-6月龄)
- 第1针:出生后2个月
- 第2针:出生后3个月
- 第3针:出生后4个月
这三针属于基础免疫,用于建立初步的免疫屏障。
2. 加强免疫(18月龄)
- 第4针:出生后18个月(即1岁半)
这是加强免疫,用于巩固免疫效果,提高长期保护力。
二、不同疫苗类型的区别
目前我国使用的脊灰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
疫苗类型 | 接种方式 | 接种次数 | 说明 |
脊灰灭活疫苗(IPV) | 注射 | 4针(0-6月龄+18月龄) | 适用于所有儿童,安全性高,可与其他疫苗联合使用 |
脊灰减毒活疫苗(OPV) | 口服 | 3针(0-6月龄) | 传统接种方式,成本低,但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 |
> 注意:自2016年起,我国逐步将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部分地区已全面使用IPV进行接种。
三、接种时间安排建议
为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议家长严格按照以下时间表进行接种:
接种年龄 | 接种疫苗 | 接种次数 |
出生后2月 | IPV或OPV | 第1针 |
出生后3月 | IPV或OPV | 第2针 |
出生后4月 | IPV或OPV | 第3针 |
出生后18月 | IPV | 第4针(加强) |
四、注意事项
1. 接种前:确保孩子身体健康,无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
2. 接种后: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轻微发热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3. 未按时接种:可向当地疾控中心咨询补种方案,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种。
五、总结
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免疫规划,通常需要接种4针,包括3针基础免疫和1针加强免疫。不同疫苗类型(IPV和OPV)在接种次数和方式上略有差异,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案,并严格遵守接种时间表,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