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常识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

2025-09-28 20:27:58

问题描述: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20:27:58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肾功能下降,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AKI可以分为三类: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这三种类型在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上各有特点。

一、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前性AKI是由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常见于脱水、心力衰竭、休克等情况。这类AKI的肾实质并未受到直接损伤,因此及时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可显著改善肾功能。

主要病因包括:

- 低血容量(如失血、严重腹泻)

- 心输出量减少(如心源性休克)

- 血管扩张(如败血症)

临床表现:

- 尿量减少

- 血压下降

- 皮肤弹性差

- 静脉压升高

二、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性AKI是指肾实质本身的病变导致的肾功能障碍,常由肾小球、肾小管或间质的损伤引起。这类AKI的恢复较为缓慢,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常见病因:

-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多见于缺血或中毒

- 肾小球肾炎

- 间质性肾炎

- 系统性疾病(如狼疮、血管炎)

临床表现:

- 尿液改变(如蛋白尿、血尿)

- 水肿

- 高血压

- 电解质紊乱

三、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后性AKI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影响肾脏功能。这种情况一旦解除梗阻,肾功能往往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

常见病因:

- 尿道狭窄

- 前列腺肥大

- 肿瘤压迫输尿管

- 结石堵塞尿路

临床表现:

- 尿潴留

- 下腹胀痛

- 腰部疼痛

- 排尿困难

四、分类总结表

分类 病因 发病机制 主要表现 治疗重点
肾前性 低血容量、心衰、休克 肾脏灌注不足 尿量减少、血压低、皮肤弹性差 补液、改善循环
肾性 肾小管坏死、肾炎等 肾实质损伤 尿液异常、水肿、高血压 抗炎、支持治疗、透析
肾后性 尿路梗阻 尿液排出受阻 尿潴留、腰痛、排尿困难 解除梗阻、导尿或手术

通过以上分类,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类型,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