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介绍】鸡内金,又称鸡肫、鸡黄皮,是家鸡的砂囊内壁,因其质地坚韧、颜色呈黄色,形似金箔而得名。在中医中,鸡内金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的调理,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等功效。它常用于治疗食积不化、腹胀、小儿疳积等症状,在中药方剂中也常作为辅助药材使用。
一、鸡内金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拉丁学名 |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
别名 | 鸡肫、鸡黄皮、鸡内黄、鸡胃 |
来源 | 家鸡的砂囊内壁 |
性味 | 甘、平 |
归经 | 脾、胃经 |
功效 | 消食化积、健脾和胃、通淋化石 |
主治 | 食积不化、腹胀、小儿疳积、结石症 |
用法 | 煎服、研末冲服、入丸散 |
常用量 | 3~10克(煎服);1~3克(研末) |
二、鸡内金的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鸡内金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 促进消化:能增强胃液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 抗炎作用: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炎症反应。
- 利胆作用:可刺激胆汁分泌,改善胆道功能。
- 利尿排石:对泌尿系统结石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三、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1. 临床应用
- 食积不化:常与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
- 小儿疳积:多与白术、茯苓等配伍,如“健脾丸”。
- 结石症:可配合金钱草、海金沙等,用于肾结石或胆结石患者。
2.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鸡内金性平,但过量可能伤及脾胃阳气。
- 孕妇慎用:因药物成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不宜与浓茶同服:可能影响药物吸收。
四、总结
鸡内金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良好的消食健胃作用,尤其适用于饮食积滞、小儿消化不良等情况。其药效温和,适合长期调养使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根据个人体质合理搭配,避免盲目用药。若需长期服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