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什么病】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骨质疏松的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骨质疏松 |
定义 | 骨骼中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慢性代谢性骨病 |
发病人群 |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
主要症状 | 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 |
常见并发症 | 骨折(如髋部、脊椎、腕部等) |
二、病因与风险因素
因素类型 | 具体内容 |
生理因素 | 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 |
营养因素 | 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蛋白质摄入不均衡 |
生活方式 | 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长期卧床 |
疾病因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
药物因素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 |
三、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 说明 |
骨密度检测(DEXA) | 最常用手段,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
X光检查 | 可发现骨折或骨质变薄,但敏感性较低 |
血液检查 | 检测钙、磷、维生素D等指标 |
临床评估 | 结合病史、症状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
四、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 治疗方法 |
均衡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 | 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
适量运动,增强肌肉和骨骼力量 | 激素替代疗法(适用于绝经后女性) |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 康复训练,预防跌倒和骨折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干预 |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
五、总结
骨质疏松虽然在早期不易察觉,但其后果严重,可能导致骨折、行动不便甚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了解该病的成因、症状及防治措施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合理的营养摄入以及必要的医学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