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介入手术是什么】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对于无法进行传统手术切除的患者,介入手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影像引导技术将导管或器械送入体内,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一、肝癌介入手术的定义
肝癌的介入手术是指在影像设备(如CT、B超、DSA等)引导下,通过皮肤或血管进入肝脏,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操作,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晚期患者。
二、常见类型及特点
类型 | 简介 | 优点 | 缺点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动脉,阻断肿瘤供血并释放药物 | 创伤小、可重复、控制肿瘤生长 | 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术后疼痛 |
射频消融术(RFA) | 利用射频能量使肿瘤组织高温坏死 | 精准、恢复快、适合小肿瘤 | 对大肿瘤效果有限、需精准定位 |
微波消融术 | 通过微波能量加热肿瘤组织,使其凝固坏死 | 操作时间短、热效应均匀 | 需要专业设备、费用较高 |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 在肿瘤内部植入放射性粒子,持续杀伤癌细胞 | 局部控制好、副作用小 | 需要精准定位、可能影响周围正常组织 |
三、适用人群
-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 肿瘤较小且位置适合消融的患者
- 有严重基础疾病,不适合开刀的患者
- 术后辅助治疗或复发后的再次治疗
四、手术流程简述
1. 术前评估: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肿瘤位置及大小等。
2. 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必要时可使用全身麻醉。
3. 穿刺:在影像引导下,穿刺血管或直接进入肝脏。
4. 治疗操作:根据术式不同,进行栓塞、消融或粒子植入。
5. 术后观察: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五、术后注意事项
-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观察是否有发热、腹痛等不适
- 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
- 遵医嘱服药,防止感染和并发症
六、总结
肝癌的介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和风险。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