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什么意思】“房颤”是医学术语,全称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它指的是心脏的上部腔室(即心房)发生快速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房收缩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心脏的整体泵血效率。房颤患者常常会感到心跳不规律、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或心力衰竭。
一、房颤的基本概念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房颤 |
英文名称 | Atrial Fibrillation(AF) |
定义 | 心房不规则、快速的电活动,导致心房收缩无效 |
常见症状 | 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 |
发病人群 | 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者 |
危害 | 增加中风风险、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
治疗目标 | 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预防血栓形成 |
二、房颤的分类
根据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房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 定义 | 特点 |
阵发性房颤 | 发作时间短,通常在7天内自行终止 | 症状明显但可缓解 |
持续性房颤 | 发作超过7天,需药物或电复律才能恢复 | 需长期治疗管理 |
永久性房颤 | 心脏无法恢复窦性心律,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 | 需长期抗凝治疗 |
三、房颤的病因与诱因
-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 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
- 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酒、吸烟、过度咖啡因摄入。
- 其他因素:如感染、手术后、情绪波动等。
四、房颤的诊断方法
1. 心电图(ECG):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可明确诊断房颤。
2. 动态心电图(Holter):用于捕捉间歇性发作的房颤。
3. 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m):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4. 血液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帮助排查诱因。
五、房颤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目的 | 适用情况 |
药物治疗 | 控制心率、预防血栓 | 所有房颤患者的基础治疗 |
电复律 | 恢复窦性心律 | 持续性房颤或症状严重者 |
导管消融术 | 根治性治疗 | 阵发性房颤且药物无效者 |
抗凝治疗 | 预防中风 | 所有有中风风险的患者 |
六、房颤的日常管理建议
- 定期复查:监测心率、血压及心脏功能。
-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避免刺激性食物。
- 适度运动: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量锻炼。
- 戒烟限酒:减少诱发因素。
-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结语
房颤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