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当这些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时,就会形成多发性骨髓瘤,通常侵犯骨髓,并可能影响骨骼、肾脏、血液系统等多个器官。
一、基本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多发性骨髓瘤 |
英文名 | Multiple Myeloma (MM) |
病因 | 浆细胞异常增生,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 |
性别差异 |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患病率 | 在所有血液系统肿瘤中约占10% |
二、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症状 | 说明 |
骨痛 | 最常见症状,尤其在脊柱、肋骨和骨盆部位 |
贫血 | 因骨髓被肿瘤细胞占据,红细胞生成减少 |
易出血或瘀斑 | 血小板减少导致 |
感染 | 抗体减少,免疫力下降 |
肾功能损害 | 异常蛋白沉积影响肾脏功能 |
高钙血症 | 骨骼破坏释放钙质进入血液 |
三、诊断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的确诊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
检查项目 | 说明 |
血液检查 | 包括血常规、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 |
尿液检查 | 检测本周蛋白(轻链蛋白) |
骨髓穿刺 | 确认浆细胞异常增生 |
影像学检查 | X光、CT、MRI等用于评估骨骼损伤 |
基因检测 | 用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
四、治疗方法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尚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多种手段控制病情并延长生存期:
治疗方式 | 说明 |
化疗 | 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药物 |
靶向治疗 | 针对特定分子机制的药物,如CD38单抗 |
免疫治疗 | 如CAR-T细胞疗法 |
干细胞移植 | 用于高危患者,可提高缓解率 |
支持治疗 | 如止痛、补钙、护肾等 |
五、预后与生活管理
项目 | 内容 |
预后 |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 |
生活建议 | 保持良好营养、适度运动、定期复查、避免感染 |
心理支持 | 患者及家属应重视心理调适,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
结语
多发性骨髓瘤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肿瘤,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正在不断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是应对该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