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截肢术手术步骤】大腿截肢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因严重创伤、感染、肿瘤或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下肢无法保留的情况。该手术需要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由专业外科医生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术后恢复效果。
一、手术前准备
步骤 | 内容 |
1. 患者评估 | 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评估全身状况及手术风险。 |
2. 影像学检查 | 如X光、CT或MRI,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 |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
4. 麻醉评估 | 确定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
5. 术前沟通 |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过程及可能并发症。 |
二、手术步骤
步骤 | 内容 |
1. 体位安置 | 患者仰卧,患肢外展并固定于手术台上。 |
2. 消毒铺巾 | 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并铺无菌手术巾。 |
3. 切口设计 | 根据截肢平面选择合适切口,通常为环形或“Z”字形。 |
4. 分离皮瓣 |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肌肉和筋膜。 |
5. 结扎血管 | 仔细结扎或电凝处理主要动脉和静脉。 |
6. 截断骨骼 | 使用骨锯或骨钳将股骨截断,保持断面平整。 |
7. 处理神经 | 适当切断或缝合感觉神经,减少术后幻肢痛。 |
8. 缝合伤口 | 分层缝合肌肉、筋膜和皮肤,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
9. 包扎固定 | 用无菌敷料包扎,必要时使用外固定支具。 |
三、术后处理
步骤 | 内容 |
1. 监测生命体征 |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 |
2. 抗感染治疗 | 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3. 疼痛管理 | 通过药物控制术后疼痛。 |
4. 伤口护理 | 定期换药,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 |
5. 康复训练 | 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及残肢锻炼。 |
6. 义肢适配 | 根据恢复情况安排义肢制作与适应性训练。 |
四、注意事项
- 手术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 截肢平面应根据病情和功能需求合理选择。
-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血肿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 心理支持对患者术后适应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步骤,大腿截肢术能够有效解决严重下肢疾病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操作以及术后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