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绿色链球菌的名词解释】草绿色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i)是一类在临床微生物学中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其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绿色或灰绿色的溶血环而得名。这类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口腔、鼻咽部及消化道等部位,通常作为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发感染。
草绿色链球菌并非单一物种,而是由多个不同的种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变异链球菌(S. mutans)、血链球菌(S. sanguinis)、唾液链球菌(S. salivarius) 等。这些细菌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容易在牙齿表面形成生物膜,是龋齿和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在医学上,草绿色链球菌常与心内膜炎相关,尤其是对于有心脏瓣膜病变或人工瓣膜植入的患者,其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至心脏,引起严重的感染。因此,在进行某些侵入性操作前,如牙科治疗或手术,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草绿色链球菌 |
英文名称 | Viridans streptococci |
分类 | 革兰氏阳性球菌 |
形态特征 | 圆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 |
溶血特性 | 在血琼脂上形成绿色或灰绿色溶血环 |
常见种类 | 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等 |
定植部位 | 口腔、鼻咽部、消化道等 |
致病性 | 通常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龋齿、牙周病、心内膜炎等 |
抗生素敏感性 | 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但部分菌株可能产生耐药性 |
临床意义 | 与口腔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感染有关 |
草绿色链球菌虽常被视为“正常菌群”,但在特定条件下仍可能成为致病因子。因此,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有助于在实际诊疗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