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Tachycardia)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突然加快并持续一段时间后自行停止。该病常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也可能与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有关。以下是对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简要总结。
一、定义与分类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指心率突然升高至每分钟100次以上,并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正常。根据其发生机制和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
分类 | 类型 | 特点 |
房性 | 房性心动过速 | 起源于心房,心律规则,常伴有P波异常 |
室性 | 室性心动过速 | 起源于心室,心律不规则,QRS波宽大 |
交界性 | 交界性心动过速 | 起源于房室交界区,P波可能逆行或缺失 |
二、病因与诱因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包括:
- 心脏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
- 情绪紧张、焦虑
- 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刺激物摄入
-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抗胆碱能药)
三、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以下症状:
- 心悸、胸闷、气短
- 头晕、乏力、出汗
- 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心力衰竭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
四、诊断方法
- 心电图(ECG):是诊断的关键工具,可明确心动过速类型。
- 动态心电图(Holter):用于捕捉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异常。
-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 运动试验:有助于诱发心动过速,判断其性质。
五、治疗方式
治疗方法依据心动过速类型及患者状况而定:
类型 | 治疗方式 |
房性心动过速 | 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必要时电复律 |
室性心动过速 | 立即电复律;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交界性心动过速 | 通常为良性,可观察或使用药物控制 |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
- 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
- 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功能
- 有基础心脏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总结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突发的心律异常,虽多数为良性,但若频繁发作或伴随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及必要时的治疗手段,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