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积性肺炎是怎么回事】坠积性肺炎是一种常见于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患者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由于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在肺部低垂部位积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从而引发感染。该病多见于老年人、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
一、什么是坠积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Pneumonia due to stasis)是指因体位固定、活动减少导致肺部通气不畅,分泌物滞留,进而引发的肺部感染。其主要特点是病变多位于肺底部,尤其是下叶后基底段。
二、常见病因
病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长期卧床 | 如术后恢复期、瘫痪、昏迷患者 |
呼吸道功能障碍 |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脑卒中后遗症 |
意识障碍 | 如脑外伤、中毒、老年痴呆等 |
营养不良 | 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
医疗操作不当 | 如插管、吸痰不彻底等 |
三、临床表现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咳嗽 | 初期干咳,后期有黄脓痰 |
发热 | 多为低至中度发热,严重时高热 |
呼吸困难 | 因肺部炎症导致通气功能受损 |
胸痛 | 部分患者有胸膜刺激症状 |
全身症状 | 如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 说明 |
病史与体检 | 了解是否有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等情况 |
胸部X线或CT | 可见肺部浸润影,多位于肺底部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 |
痰培养 | 确定致病菌种类,指导抗生素使用 |
动脉血气分析 | 评估氧合和通气情况 |
五、治疗原则
治疗措施 | 说明 |
抗生素治疗 | 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
体位引流 | 协助排痰,促进分泌物排出 |
氧气支持 | 对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
营养支持 | 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 |
物理治疗 | 如胸部叩击、雾化吸入等 |
六、预防措施
预防方法 | 说明 |
定期翻身 | 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防止分泌物积聚 |
有效咳嗽训练 | 帮助患者主动排痰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吸痰、雾化等护理措施 |
加强营养 | 提高机体抵抗力 |
早期康复锻炼 | 促进肺功能恢复 |
七、总结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人群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于肺部通气不畅、分泌物滞留引起。及时识别、合理治疗和积极预防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加强护理和健康管理,降低发病风险。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方面内容,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