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介绍】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是指在使用含碘造影剂进行影像学检查后,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伤。它是住院患者中常见的医源性肾损伤原因之一,尤其在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风险较高。CIN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主要与造影剂对肾脏的毒性作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CIN通常发生在造影检查后24至72小时内,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一般定义为较基线值增加≥0.5 mg/dL或增加≥25%。该病症虽多为自限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需要透析或延长住院时间。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CIN的相关信息,以下是对CIN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造影剂肾病 |
英文名称 |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 |
定义 | 在使用含碘造影剂后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
发生时间 | 通常在造影后24-72小时内 |
诊断标准 | 血清肌酐升高≥0.5 mg/dL 或 ≥25% 基线值 |
高危人群 |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脱水、老年患者、同时使用肾毒性药物者 |
可能机制 | 肾脏血流减少、氧化应激、直接肾毒性、渗透压变化等 |
预防措施 | 充分水化、避免使用高渗造影剂、控制血糖、停用肾毒性药物等 |
治疗原则 | 多数为自限性,需密切监测肾功能;严重时需透析支持 |
预后 | 多数患者可恢复,但部分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或需要透析 |
总结:
造影剂肾病是一种在临床影像检查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更为常见。虽然多数情况下病情较轻,但仍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医生在进行造影检查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