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灵脾又叫什么药名】仙灵脾,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不过,很多人对它的别名不太清楚,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并列出其常见别名。
一、仙灵脾的概述
仙灵脾,学名为 Heterosmilax japonica(忍冬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其干燥根茎和叶均可入药,但以根茎为主。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
二、仙灵脾的别名汇总
以下是仙灵脾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常见的别名:
别名名称 | 来源/说明 |
淫羊藿 | 常见别名,部分地区称其为“淫羊藿” |
羊藿叶 | 因其叶片形状似羊蹄而得名 |
三枝九叶草 | 形态特征描述,叶片多为三片一组 |
铁牌叶子 | 地方俗称,因叶片厚硬如铁而得名 |
肉羊藿 | 又称“肉羊藿”,指其根部质地较软 |
仙灵脾 | 正名,来源于古代本草记载 |
羊角藤 | 因其茎叶形态类似羊角而得名 |
九层塔 | 有些地方用此名称,意指层次分明的叶片 |
三、总结
仙灵脾作为一味传统中药,不仅在中医药典中有详细记载,也在民间流传着多种别名。这些别名往往与植物的形态、功能或地域文化有关。了解这些别名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这味药材,也便于在不同场合下正确识别和使用。
无论是从药用价值还是文化角度出发,仙灵脾都是一味值得深入研究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