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套叠的症状是什么?】婴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多发于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当肠道的一部分滑入另一部分时,就会形成肠套叠,导致肠道梗阻、血液循环受阻,严重时可能引发肠坏死或穿孔。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婴儿肠套叠常见症状的总结:
一、主要症状总结
1. 阵发性腹痛: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哭闹,持续几分钟后缓解,之后再次发作。
2. 呕吐:初期为奶液或食物,后期可能变为胆汁样液体。
3. 腹部肿块:在右上腹或中上腹可触及一个腊肠样肿块。
4. 果酱样大便:排便时出现带血丝的黏液,颜色呈暗红色或果酱状。
5. 精神萎靡:患儿可能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表现。
6. 发热:部分患儿伴有低热或高热。
7. 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口干、眼窝凹陷等。
二、症状对比表格
症状名称 | 具体表现 |
阵发性腹痛 | 剧烈哭闹,持续数分钟,间歇性反复发作 |
呕吐 | 初期为奶液或食物,后期为胆汁样液体 |
腹部肿块 | 可触及腊肠样肿块,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 |
果酱样大便 | 排便时带有血丝和黏液,颜色暗红或果酱状 |
精神萎靡 | 嗜睡、反应迟钝、烦躁不安 |
发热 | 部分患儿出现低热或高热 |
脱水症状 | 尿量减少、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
三、注意事项
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饮食、排便及精神状态。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果酱样大便和腹部肿块,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肠套叠的诊断常通过腹部超声检查确认,治疗方法包括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干预。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保障婴儿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