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并发症】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了解这些并发症的类型、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透析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血液透析并发症总结
并发症类型 | 发生原因 | 常见症状 | 应对措施 |
低血压 | 透析中快速脱水、血容量下降 | 头晕、乏力、恶心、出汗 | 调整超滤速度、控制脱水量、补充生理盐水 |
低血糖 | 透析过程中胰岛素作用增强或饮食不足 | 饥饿感、心慌、出汗、意识模糊 | 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适当进食 |
硬化性骨病 | 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 | 骨痛、骨折、肌肉无力 | 补充活性维生素D、控制钙磷摄入、定期监测 |
感染 | 导管或穿刺部位污染 | 发热、局部红肿、疼痛 | 保持导管清洁、及时更换敷料、使用抗生素 |
心律失常 |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 | 心悸、胸闷、头晕、晕厥 | 监测电解质水平、纠正异常、必要时使用抗心律药物 |
透析失衡综合征 | 透析后脑水肿、毒素清除过快 |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 缓慢透析、延长透析时间、避免快速清除毒素 |
出血 | 抗凝剂使用不当、凝血功能异常 | 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 | 控制抗凝剂量、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停用抗凝药 |
肌肉痉挛 | 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钠) | 四肢抽筋、疼痛 | 补充电解质、调整透析液成分、避免过度脱水 |
二、预防与管理建议
1. 个体化透析方案:根据患者体重、血压、营养状况等制定个性化透析计划。
2. 定期监测:包括血压、血糖、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3. 加强护理:保持透析通路清洁,防止感染;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用药。
4. 心理支持:长期透析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应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5. 多学科协作:肾内科、营养科、心血管科等多科室联合管理,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通过科学管理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