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窦性心动过速介绍】窦性心动过速是儿童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但其节律仍由窦房结控制。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心脏的“天然起搏器”,负责发出电信号以控制心跳节奏。当窦房结过度兴奋时,就会引发窦性心动过速。
小儿窦性心动过速通常为生理性,多见于情绪激动、发热、脱水、贫血或感染等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与心脏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有关。因此,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家长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一、定义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小儿窦性心动过速 |
定义 | 窦房结异常兴奋导致的心率加快,但节律仍为窦性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 |
心率范围 | 婴儿 >160次/分钟;儿童 >120次/分钟 |
二、病因
病因类型 | 说明 |
生理性 | 情绪波动、运动、发热、疼痛等 |
病理性 | 贫血、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脏疾病等 |
药物影响 | 如洋地黄类药物、肾上腺素等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心悸 | 患儿可能感到心跳加快或不适 |
呼吸急促 | 呼吸频率增加,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
易疲劳 | 活动耐力下降,容易疲倦 |
面色苍白 | 可能伴随贫血或缺氧表现 |
哭闹不安 | 特别是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 说明 |
心电图(ECG) | 是最常用的确诊手段,可显示窦性心律和心率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用于监测日常活动中的心律变化 |
血常规 | 判断是否有贫血或感染 |
电解质检查 | 排除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异常 |
心脏超声 | 排除结构性心脏病 |
五、治疗原则
治疗方式 | 说明 |
对症处理 | 如退热、补液、镇静等 |
治疗原发病 | 如抗感染、纠正贫血等 |
药物治疗 | 在严重或持续性情况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 |
观察随访 | 多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无需特殊治疗 |
六、注意事项
-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异常。
- 若出现持续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应及时就医。
- 避免让孩子过度紧张或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
- 定期复查心电图,特别是有家族心脏病史的孩子。
总结:
小儿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异常,多数为生理性的,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恢复正常。家长应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