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常识 >

先天性巨结肠是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拍片子的姜伟

先天性巨结肠是怎么回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部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道蠕动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便秘、肠梗阻等症状。该病多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被发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一、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道神经节细胞未能正常迁移至整个结肠,造成某段肠道失去正常的蠕动能力。这种病变通常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也可能涉及更长的肠道段。患者因肠道无法正常推进粪便,常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胀、呕吐等症状。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项目 内容
病因 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等
发病机制 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无法正常收缩和排空
遗传因素 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与某些基因(如RET、EDN3等)相关

三、常见症状

症状 说明
新生儿期 出生后24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出生后几天内出现腹胀、呕吐
婴儿期 持续性便秘,排便困难,腹部膨隆,体重增长缓慢
其他表现 肠梗阻、肠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四、诊断方法

方法 说明
腹部X线 显示肠管扩张、气液平面
直肠指检 可触及直肠空虚,肛门括约肌紧张
肠道造影 显示狭窄段与扩张段的对比
病理检查 活检显示缺乏神经节细胞

五、治疗方法

类型 说明
手术治疗 最常用,包括根治术(如Swenson术、Duhamel术等)
保守治疗 仅适用于手术前准备或暂时缓解症状
术后护理 注意饮食、预防感染、定期随访

六、预后情况

大多数患者经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恢复正常排便功能,生活质量良好。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败血症等,甚至危及生命。

七、注意事项

- 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排便情况,尤其是出生后是否按时排便。

- 若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

- 术后需定期复查,确保肠道功能恢复良好。

总结: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影响肠道正常蠕动的先天性疾病,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关键。通过科学的诊断手段和合理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患儿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务必尽早就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