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用于储存和调节体内的铁元素。它是评估体内铁储备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诊断贫血、铁缺乏或铁过载等疾病。
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对铁的需求和储存情况。当体内铁不足时,血清铁蛋白水平会下降;而当铁摄入过多或长期储存过多时,其水平则会上升。因此,检测血清铁蛋白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潜在健康问题。
血清铁蛋白知识总结(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血清铁蛋白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蛋白质,主要用于储存和运输体内的铁元素。 |
功能 | 储存铁元素,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在需要时释放铁供身体使用。 |
检测意义 | 评估体内铁储备情况,帮助诊断缺铁性贫血、铁过载等疾病。 |
正常范围 | 男性:30–400 ng/mL;女性:13–150 ng/mL(因年龄和生理状态不同而有所变化) |
异常值含义 | - 偏低:可能提示铁缺乏或慢性疾病导致的铁利用障碍。 - 偏高:可能提示铁过量、炎症、肝病或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 |
影响因素 | 营养状况、炎症、感染、肝功能、月经周期、妊娠等均可能影响血清铁蛋白水平。 |
相关检查 | 常与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联合分析。 |
通过了解血清铁蛋白的作用和检测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饮食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