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瘰疬】瘰疬,中医术语,常指颈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的肿块或结节,多由痰火、气滞、血瘀等病因引起。在现代医学中,瘰疬通常与淋巴结肿大有关,可能由感染、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多种因素导致。以下是对“瘰疬”概念的详细总结。
一、什么是瘰疬?
瘰疬是中医对体表出现的肿块、结节的一种描述,常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其成因复杂,涉及气血运行不畅、痰湿积聚、外感邪气等因素。现代医学中,类似症状多见于淋巴结肿大,可能与炎症、结核、肿瘤等疾病相关。
二、瘰疬的常见表现
症状名称 | 描述 |
颈部肿块 | 最常见于颈部,可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或柔软 |
疼痛感 | 部分患者伴有压痛或无痛性肿块 |
肿块大小 | 可随病情变化而增大或缩小 |
伴随症状 | 可能伴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
三、瘰疬的常见病因(中医角度)
病因类型 | 说明 |
痰火郁结 | 情绪不畅、饮食不节导致痰火内生 |
气滞血瘀 | 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形成肿块 |
外感风热 | 外邪侵入,与体内痰湿相搏,形成肿块 |
脏腑虚弱 | 脾肾功能失调,导致痰湿内生 |
四、现代医学中的对应疾病
中医名称 | 对应现代医学疾病 |
瘰疬 |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核、淋巴瘤等 |
痰核 | 淋巴结增生、慢性炎症等 |
瘰疬病 | 结核性淋巴结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等 |
五、诊断与治疗方式
项目 | 内容 |
诊断方法 | 中医辨证论治 + 现代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和实验室检测 |
治疗原则 |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 |
常用中药 | 夏枯草、玄参、浙贝母、连翘等 |
针灸疗法 | 配合穴位刺激,调节气血运行 |
手术治疗 | 对于疑似恶性病变者,需进行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 |
六、预防与调护建议
1.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焦虑、抑郁,防止气滞血瘀。
2.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 增强体质: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4. 定期体检:尤其是颈部、腋下等易发部位,早发现早治疗。
总结
瘰疬是一种中医常见的体表肿块性疾病,现代医学中多与淋巴系统相关。其病因复杂,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运用中西医手段。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理身心,预防为主,及时就医,有助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