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跟腱断裂】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足部后侧的跟腱部位。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与脚后跟骨(跟骨)的强韧组织,负责在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中提供力量支撑。当跟腱受到过度拉伸或外力冲击时,可能会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
跟腱断裂多发于30-50岁的人群,尤其是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士。男性比女性更常见,这可能与运动习惯和生理结构有关。虽然跟腱断裂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行走困难、功能障碍甚至长期残疾。
跟腱断裂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跟腱断裂是指连接小腿肌肉与脚后跟骨的肌腱发生撕裂或断裂。 |
常见部位 | 足部后侧,靠近脚踝上方约2-6厘米处。 |
类型 | 部分断裂、完全断裂 |
常见人群 | 运动爱好者、中年人、运动员 |
常见原因 | 突然加速、跳跃、摔倒、过度使用、缺乏热身 |
症状 | 突然疼痛、肿胀、瘀斑、无法踮脚、走路困难 |
诊断方法 | 体格检查、MRI、超声波 |
治疗方法 | 手术修复、保守治疗(石膏固定) |
恢复时间 | 通常需要3-6个月,视病情而定 |
预防措施 | 适当热身、加强小腿肌肉锻炼、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误区一:跟腱断裂只有在运动中才会发生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如滑倒、绊倒也可能导致跟腱断裂,尤其是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
- 误区二:轻微疼痛可以忽略
如果出现明显的“啪”的一声,并伴随剧烈疼痛和无法踮脚,应尽快就医。
- 注意事项:一旦怀疑跟腱断裂,应避免继续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及时就医是关键。
通过了解跟腱断裂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问题。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