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酪性肺炎】干酪性肺炎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属于肺结核的一种严重类型。其特点是肺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即病变区域呈现类似奶酪的质地,因此得名。该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干酪性肺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部组织的干酪样坏死。此病常发生在免疫力较弱的个体中,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诊断通常依赖影像学检查和痰液培养,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疗程较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
干酪性肺炎简要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肺结核,肺部组织出现干酪样坏死 |
病因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 |
症状 | 持续咳嗽、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咯血等 |
传播方式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传播 |
诊断方法 | 胸部X光或CT、痰液涂片及培养、结核菌素试验等 |
治疗方法 |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
治疗周期 | 一般6-12个月,需长期规律服药 |
并发症 | 呼吸衰竭、肺纤维化、胸膜炎等 |
预防措施 | 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
干酪性肺炎虽然病情较重,但只要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健康监测,及时进行结核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