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一、
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主要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其特点是疼痛发作有规律,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二、核心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稳定型心绞痛 |
定义 | 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具有规律性,常因体力活动诱发,休息或药物可缓解。 |
病因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心肌需氧量增加时供血不足。 |
诱因 | 劳动、情绪波动、寒冷、饱餐等。 |
典型症状 |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持续数分钟,休息后缓解。 |
体征 | 多无明显异常体征,部分患者可有高血压或心脏杂音。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ECG)、运动负荷试验、冠脉造影等。 |
治疗原则 | 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预防心肌梗死。 |
药物治疗 |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
生活方式干预 | 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规律运动。 |
手术治疗 | 适用于严重病变者,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预后 | 多数患者病情稳定,但需长期管理以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
三、注意事项
稳定型心绞痛虽然相对稳定,但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信号,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