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金匮要略》,由唐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该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性阑尾炎、盆腔炎等疾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热的功效。在现代临床中,也常用于一些妇科炎症及消化道感染的辅助治疗。
一、
大黄牡丹汤是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五味药组成,具有较强的泻热通便、活血化瘀作用。其适应症主要为湿热瘀阻型的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痈等。使用时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剂量,一般不宜长期服用,且孕妇禁用。
此方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攻下逐瘀”类方剂,强调“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现代研究也表明,该方具有抗炎、抗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多种感染性疾病有辅助疗效。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方剂名称 | 大黄牡丹汤 |
出处 | 《金匮要略》 |
创作者 | 张仲景(东汉) |
功效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热 |
主治病症 | 湿热瘀阻型急性阑尾炎、肠痈、盆腔炎、妇科炎症等 |
组成药物 | 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
用法用量 | 煎服,具体用量需根据医师指导调整 |
使用注意 | 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长期服用 |
现代应用 | 急性阑尾炎、盆腔炎、肠道感染、妇科炎症等 |
药理作用 | 抗炎、抗菌、改善微循环、促进瘀血吸收 |
中医理论 | 属于“攻下逐瘀”类方剂,强调“通则不痛” |
三、小结
大黄牡丹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治疗湿热瘀阻类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虽然其功效明确,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个体情况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对于现代人来说,了解这一经典方剂不仅有助于认识中医文化,也能在必要时做出更合理的健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