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肺阻塞】肺阻塞,又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指的是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或其他物质堵塞,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这种情况可能引发急性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甚至危及生命。肺阻塞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在长期卧床、手术后、患有静脉血栓形成倾向的人群中更为多见。
一、肺阻塞的定义与分类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肺阻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空气、肿瘤细胞)堵塞,导致肺部供血不足。 |
类型 | 常见类型包括: 1. 肺血栓栓塞(最常见) 2. 空气栓塞 3. 脂肪栓塞 4. 羊水栓塞 |
发病机制 | 血液中的凝块(如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造成堵塞。 |
二、肺阻塞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因素 | 说明 |
长期卧床 | 手术后或住院患者,活动减少,静脉回流减慢,易形成血栓。 |
手术或创伤 | 大型手术(如骨科、腹部手术)后,身体处于高凝状态。 |
恶性肿瘤 | 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增加血栓风险。 |
遗传因素 | 如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或S缺陷等遗传性凝血障碍。 |
高龄 | 年龄越大,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速度减慢,风险越高。 |
吸烟与肥胖 |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肥胖则增加静脉压力。 |
三、肺阻塞的症状表现
症状 | 说明 |
呼吸困难 | 突发性或逐渐加重,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
胸痛 | 多为胸膜炎性疼痛,深呼吸时加重。 |
咯血 | 少见但提示病情较重。 |
心悸、头晕 | 由于缺氧和心脏负担加重。 |
低血压 | 严重时可引起休克。 |
四、肺阻塞的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血液检查 | D-二聚体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血栓。 |
胸部X光 | 可发现肺部阴影或肺不张。 |
CT肺动脉造影 | 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栓塞部位。 |
超声心动图 | 评估右心负荷情况,判断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 |
肺通气/灌注扫描 | 在无法进行CT检查时使用。 |
五、肺阻塞的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说明 |
抗凝治疗 | 使用肝素、华法林等药物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
溶栓治疗 | 对于大面积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使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 |
手术取栓 | 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手术移除大块血栓。 |
下腔静脉滤器 | 对于不能抗凝的患者,放置滤器防止血栓进入肺部。 |
六、肺阻塞的预防措施
措施 | 说明 |
早期活动 | 手术后或长期卧床者应尽早下床活动。 |
穿着弹力袜 |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 |
控制基础疾病 | 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
戒烟限酒 | 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
合理用药 | 避免使用增加血栓风险的药物(如某些避孕药)。 |
总结:
肺阻塞是一种因肺动脉被血栓或其他物质堵塞而导致的严重疾病,常见于有血栓形成倾向或长期卧床的人群。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血液检查,治疗以抗凝和溶栓为主,同时需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及时识别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