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操作步骤】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常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器械,通过气囊压迫止血,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其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循规范,确保安全有效。以下是该操作的详细步骤总结。
一、操作步骤总结
步骤 | 操作内容 | 注意事项 |
1 | 评估患者情况 | 确认患者为上消化道大出血,且无禁忌症(如严重心肺疾病、鼻部畸形等)。 |
2 | 准备用物 | 包括三腔二囊管、注射器、生理盐水、止血药物、消毒用品、手套、口罩、帽子等。 |
3 | 术前沟通与麻醉 | 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可局部麻醉鼻腔或咽喉部。 |
4 | 插入导管 | 从鼻腔缓慢插入三腔二囊管至胃内(约50-60cm),确认位置后注入少量空气使胃囊充盈。 |
5 | 检查气囊位置 | 通过X线或听诊法确认胃囊位于胃内,食管囊位于食管下段。 |
6 | 固定导管 | 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部,防止滑脱。 |
7 | 充气压迫 | 先向食管囊注入约150ml气体,再向胃囊注入约250ml气体,以达到压迫止血效果。 |
8 | 持续观察与记录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及导管是否移位,每小时记录一次。 |
9 | 定期放气与再充气 | 每隔12小时放松食管囊10-15分钟,避免黏膜缺血坏死;胃囊可适当减少压力。 |
10 | 拔管处理 | 出血停止后,逐步放气并拔出导管,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 |
二、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应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避免误操作。
-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剧烈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处理。
- 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变化。
- 避免长时间压迫,防止组织缺血或坏死。
- 操作前后应做好消毒工作,预防感染。
三、适用情况
三腔二囊管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胃溃疡大出血
- 门脉高压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四、禁忌症
-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 鼻腔或咽喉部解剖异常
- 明确凝血功能障碍
- 患者无法配合或意识不清
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术后管理,三腔二囊管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出血,为后续治疗提供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