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是什么】痛风石是痛风患者在关节或软组织中形成的结晶沉积物,主要由尿酸盐组成。它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并发症之一,常出现在耳廓、手指、脚趾、手腕等部位。痛风石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发疼痛、炎症和关节功能障碍。
痛风石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或周围组织中沉积形成的硬块。它通常出现在慢性痛风患者身上,是痛风发展到中晚期的表现。痛风石的存在意味着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需要积极治疗以防止进一步的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
痛风石相关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痛风石是由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或软组织中沉积形成的硬块,常见于慢性痛风患者。 |
形成原因 | 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无法及时排出,导致结晶沉积。 |
常见部位 | 耳廓、手指、脚趾、手腕、肘部、膝关节等。 |
症状表现 | 皮肤下有硬块,触感坚硬;可能伴有红肿、疼痛、压痛;严重时影响关节活动。 |
诊断方法 | 医生通过体检、X光、超声波或CT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痛风石。 |
治疗方法 |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必要时手术切除;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
预防措施 | 控制体重、多喝水、避免饮酒、限制高嘌呤食物、定期检测尿酸水平。 |
注意事项:
痛风石一旦形成,往往难以完全消除,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痛风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