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常识 >

缩窄性心包炎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正能量深秋

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由于心包增厚、纤维化或钙化,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受限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包失去正常的弹性,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扩张,进而影响心室充盈和心输出量。该病常由慢性炎症引起,如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后遗症等。

一、概述

项目 内容
疾病名称 缩窄性心包炎
病因 慢性炎症(如结核、风湿)、外伤、放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发病机制 心包增厚、纤维化、钙化,导致心脏舒张受限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腹水、肝肿大等
诊断方法 心脏超声、胸部X线、CT、MRI、心导管检查等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利尿剂、抗炎药)、心包切除术等

二、临床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通常表现为以下症状:

- 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 乏力: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 下肢水肿: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

- 腹水:由于肝脏淤血及门脉高压。

- 肝肿大与压痛:常见于晚期病例。

- 颈静脉怒张:提示右心功能不全。

- 奇脉:吸气时动脉血压下降,常见于严重病例。

三、诊断要点

1. 体格检查:

- 颈静脉怒张

-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 心音低钝

- 奇脉

2. 影像学检查:

- 心脏超声:显示心包增厚、心室壁运动受限。

- 胸部X线:可能显示心影呈“三角形”或“靴形”。

- CT/MRI:可清晰显示心包的钙化和增厚情况。

3. 心导管检查:

- 可测量心房压力曲线,出现“平方根”波形,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原则

1. 药物治疗:

- 利尿剂:减轻水肿和腹水。

- 抗炎药物:用于控制潜在的炎症过程。

- 心功能支持: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改善心功能。

2. 手术治疗:

- 心包切除术:为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 手术目的是解除心包对心脏的束缚,恢复心脏正常舒张功能。

五、预后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衰竭甚至死亡。术后患者多数可恢复正常生活,但需定期随访以监测心功能变化。

六、总结

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影响心脏舒张功能的慢性心包疾病,常见于有长期心包炎症史的患者。其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肝肿大等。通过影像学和心导管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以心包切除术为主。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