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以及维持电解质稳定。在众多肾脏疾病中,肾炎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影响较大的疾病类型,尤其以“肾小球疾病”最为典型。那么,到底什么是肾炎?它与肾小球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肾炎,广义上是指肾脏的炎症性疾病,而狭义上的肾炎通常指的是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是肾脏中负责过滤血液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大约有100万个肾小球。当这些结构受到损害时,就可能引发肾炎。
肾小球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肾小球的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蛋白质、红细胞等物质从血液中漏入尿液中。常见的症状包括水肿、高血压、尿液中有泡沫、血尿等。有些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直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被发现。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复杂,可能由感染、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或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引起。例如,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而慢性肾小球肾炎则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诊断肾小球疾病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尿液检查、血液检测以及肾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方式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控制血压和血糖,甚至在严重情况下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总的来说,肾炎(尤其是肾小球疾病)是一种影响肾脏功能的重要疾病,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定期体检、关注身体信号、及时就医是预防和应对肾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