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杜仲,又称“思仙”、“木棉”,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其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杜仲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头晕目眩、胎动不安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杜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杜仲胶、绿原酸、桃叶珊瑚苷等,具有抗氧化、抗炎、降压、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一、功能主治
功能 | 主治症状 |
补肝肾 | 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 |
强筋骨 | 筋骨无力、关节疼痛、四肢乏力 |
安胎 | 妊娠期间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
降血压 | 高血压患者辅助调理 |
抗疲劳 | 提高体力和耐力,缓解疲劳 |
二、用法用量
用法 | 用量说明 |
煎服 | 每日3~10克,煎汤服用,可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
泡茶 | 取5~8克杜仲片,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
外敷 | 少量杜仲粉调成膏状,外敷于患处,用于缓解肌肉疼痛或关节肿痛 |
制丸/胶囊 | 由中药厂加工成丸剂或胶囊,按说明书服用 |
三、注意事项
- 杜仲性温,阴虚火旺者应慎用。
- 孕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
- 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降压药、抗凝血药等,需遵医嘱。
- 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药材质量。
四、总结
杜仲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尤其适用于肝肾虚弱、腰腿无力、高血压及孕妇安胎等情况。合理使用杜仲,不仅能改善身体机能,还能提升生活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和禁忌,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