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敏用法用量】止血敏是一种常用于临床的止血药物,主要成分是氨甲环酸,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手术中或创伤后的止血。正确使用止血敏对于确保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以下是对止血敏用法用量的总结与说明。
一、止血敏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药品名称 | 止血敏(氨甲环酸) |
药物类别 | 抗纤溶药 |
适应症 | 手术中或外伤后出血、月经过多等 |
用法 | 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 |
剂型 | 注射液、片剂、胶囊 |
二、止血敏的常规用法与用量
1. 静脉注射
- 适用情况:急性出血、手术中快速止血。
- 剂量:
- 初始剂量:500 mg~1 g,静脉推注。
- 维持剂量:每6小时一次,每次500 mg,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 注意事项:需缓慢注射,避免引起心律失常。
2. 静脉滴注
- 适用情况:需要持续止血的患者。
- 剂量:
- 每日总量一般为1 g~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 注意事项:滴速不宜过快,防止药物浓度过高。
3. 口服给药
- 适用情况:轻度出血或术后预防性用药。
- 剂量:
- 每次0.25 g~0.5 g,每日3次。
- 注意事项: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但应保持规律用药。
三、特殊人群用药建议
人群 | 用药建议 |
孕妇 | 禁用或慎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哺乳期妇女 | 不建议使用,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
肾功能不全患者 | 需调整剂量,密切监测肾功能 |
肝功能不全患者 | 应谨慎使用,必要时进行肝功能评估 |
四、常见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 过敏反应:皮疹、瘙痒等。
- 其他:偶见头晕、乏力等。
五、注意事项
- 使用前应确认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 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 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结
止血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药物,适用于多种出血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给药方式和剂量是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