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病是什么情况】一、
心脏房颤病,全称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控制的,心跳规律且有节奏。但在房颤的情况下,心房的电信号变得紊乱,导致心房跳动不规则且速度加快,通常每分钟可达300次以上,而心室则会以不规则的方式响应。
房颤可能引起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风险。其诱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睡眠呼吸暂停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控制心率和节律、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以及必要时的电复律或手术治疗。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心房颤动(房颤) |
英文名称 | Atrial Fibrillation (AF) |
定义 | 心房电信号紊乱,导致心房跳动不规则、快速 |
常见症状 | 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晕厥 |
发病原因 | 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亢、饮酒、睡眠呼吸暂停等 |
心律特点 | 心房跳动快而不规则,心室反应不规律 |
心率范围 | 通常在100-170次/分钟,严重时可超过180次/分钟 |
并发症 | 血栓形成、脑卒中、心力衰竭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心脏超声等 |
治疗方式 | 药物控制心率与节律、抗凝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等 |
预防措施 | 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刺激因素、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三、小结
心脏房颤是一种常见但潜在危险的心律失常,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积极管理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