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蛋黄果】蛋黄果,又称“黄金果”或“黄果”,是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水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蛋黄果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欢迎。它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以下是对蛋黄果的详细总结:
一、基本介绍
项目 | 内容 |
学名 | Spondias mombin |
英文名 | Yellow Passion Fruit / Egg Yolk Fruit |
原产地 | 中美洲、南美洲 |
科属 |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
果实形状 | 椭圆形或卵形 |
外皮颜色 | 绿色或黄色(成熟后变黄) |
果肉颜色 | 黄色或橙黄色 |
口感 | 香甜、略带酸味 |
是否可食 | 全果可食用(包括果皮) |
二、营养价值
蛋黄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以维生素C、维生素A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此外,它还含有一定量的钾、镁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和保护心血管健康。
营养成分 | 含量(每100克) |
热量 | 65 千卡 |
碳水化合物 | 14 克 |
膳食纤维 | 2.5 克 |
维生素C | 25 毫克 |
维生素A | 80 国际单位 |
钾 | 200 毫克 |
镁 | 15 毫克 |
三、食用方式
蛋黄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于制作果汁、果酱、甜点等。其果皮较薄,可直接剥开食用。成熟的蛋黄果味道更佳,未熟果实则较为酸涩。
- 直接食用:洗净后剥皮食用。
- 榨汁:加入适量蜂蜜或牛奶调制成果汁。
- 烘焙:可用于制作蛋糕、布丁等甜点。
- 果酱:与糖一起熬制,保存时间较长。
四、种植与市场
蛋黄果适应性强,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生长。目前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已有小规模种植。由于其市场需求逐渐上升,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作物。
五、注意事项
- 蛋黄果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应适量。
- 食用前需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
- 儿童食用时应注意果皮是否过硬,以免误吞。
总结
蛋黄果是一种兼具美味与营养的热带水果,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随着其在国内市场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喜爱这种“黄金果”。无论是作为日常水果还是烹饪食材,蛋黄果都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