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常识 >

十四经络歌诀记忆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女高音李珍珍

十四经络歌诀记忆法】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也是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十四经络的名称、循行路径及主要穴位,许多医者和学习者采用“歌诀记忆法”来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对“十四经络歌诀记忆法”的总结与整理。

一、十四经络概述

人体共有十二正经(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和两条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络”。每条经络都有其特定的循行路线、所属脏腑以及关键穴位。通过歌诀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掌握这些信息。

二、歌诀记忆法简介

歌诀记忆法是一种将复杂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句子或段落,便于记忆和背诵的方法。对于十四经络来说,通过歌诀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记住每条经络的名称、起止点、主要循行部位及代表性穴位。

三、十四经络歌诀记忆法总结

经络名称 歌诀内容 循行部位 所属脏腑 常用穴位
手太阴肺经 肺经起于中府穴,云门列缺通大肠 上肢内侧前缘 中府、尺泽、列缺、鱼际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起于商阳穴,合谷偏历走肩髃 上肢外侧前缘 大肠 商阳、合谷、曲池、肩髃
足阳明胃经 胃经起于承泣穴,头维下脘至足三里 下肢外侧前缘 承泣、头维、足三里、天枢
足太阴脾经 脾经起于隐白穴,太白三阴交入腹 下肢内侧前缘 隐白、太白、三阴交、阴陵泉
手少阴心经 心经起于极泉穴,神门少海通小肠 上肢内侧后缘 极泉、神门、少海、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起于少泽穴,听宫肩贞至腕骨 上肢外侧后缘 小肠 少泽、后溪、听宫、腕骨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起于睛明穴,昆仑肾俞至委中 下肢外侧后缘 膀胱 睛明、风门、肾俞、委中
足少阴肾经 肾经起于涌泉穴,太溪照海走腰腹 下肢内侧后缘 涌泉、太溪、照海、复溜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起于天池穴,内关郄门走膻中 上肢内侧中间 心包 天池、内关、郄门、膻中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起于关冲穴,翳风中渚走耳后 上肢外侧中间 三焦 关冲、中渚、翳风、外关
足少阳胆经 胆经起于瞳子髎,阳陵泉至风市穴 下肢外侧中间 瞳子髎、阳陵泉、风市、悬钟
足厥阴肝经 肝经起于大敦穴,太冲期门入胸胁 下肢内侧中间 大敦、太冲、期门、蠡沟
任脉 任脉起于会阴穴,中极关元至膻中 腹部正中线 任脉 会阴、中极、关元、膻中
督脉 督脉起于长强穴,百会至龈交 背部正中线 督脉 长强、命门、大椎、百会

四、歌诀记忆法的应用建议

1. 结合图像辅助:在背诵歌诀的同时,配合人体经络图进行理解,有助于加深印象。

2. 分段记忆:将十四经络分为两组(如前三组为手经,后四组为足经),逐步记忆。

3. 反复练习:通过不断重复和默写,巩固对经络名称、循行路径及穴位的记忆。

4. 实际应用:在临床或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记忆效果。

五、结语

“十四经络歌诀记忆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学习方法,尤其适合初学者和需要快速掌握经络知识的人群。通过系统的歌诀整理和表格归纳,能够帮助学习者更清晰地认识十四经络的结构与功能,为后续的中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