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是一种由肠道内的蛔虫侵入胆道系统所引起的疾病。这种病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但成年人也可能受到影响。由于其特殊的发病机制,胆道蛔虫病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1. 剧烈腹痛
胆道蛔虫病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的上腹部或右上腹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呈阵发性发作,患者可能会感到难以忍受,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疼痛的特点是突然发生且持续时间较长。
2. 恶心与呕吐
患者常伴随明显的恶心感,并可能频繁呕吐。呕吐物中有时会带有胆汁成分,这可能是由于蛔虫堵塞了胆管所致。
3. 发热与寒战
如果感染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低热或高热,同时伴有寒战。这是机体对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的一种免疫应答。
4. 黄疸
当蛔虫完全阻塞胆总管时,可能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泄,从而引起皮肤及眼白发黄(即黄疸)。此外,还可能出现尿液颜色加深、粪便变浅等症状。
5. 食欲减退
因为腹痛和消化不良,患者的食欲通常会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拒绝进食。
体征
1. 腹部压痛
在体检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发现患者右上腹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按压时,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而皱眉或抗拒检查。
2. 肝区叩击痛
胆道蛔虫病可能导致肝脏区域出现叩击痛,提示可能存在肝脏受累的情况。
3. 皮肤与巩膜黄染
若出现黄疸,则可在皮肤和眼白部位观察到黄色改变。这是胆汁淤积的重要标志之一。
4. 体温升高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轻微至中度的体温升高,尤其是当合并感染时更为显著。
总结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治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黄疸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肝区叩击痛等表现。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蛔虫感染,从而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几率。